⏤⏤⏤⏤⏤⏤⏤⏤⏤⏤⏤⏤⏤⏤⏤⏤⏤⏤⏤
近期收到關於靈性(Spirituality)的提問,所以嘗試書寫一下自己的觀點~
就我印象中,截至目前學界應該沒有單一且廣泛認同之定義,主要處於多方對話的狀態。
而我認為「靈性」定義本身會因時代演進與文化變遷的關係,而產生不一樣的詮釋。
例如早期基督宗教中的聖靈驅動,一路到分別指涉不同層面帶來的和諧意義,從物質、感官延伸細分至動機、情感、內在、意圖,來豐富個人的精神解讀。
接著靈性開始不一定從傳統宗教出發,它可以跟一些文化內容、學科、行為來產生連結,或者回到自我與自身的內在向度。
也因為有許多論述的關係,若把不同信仰與各個主張內所描繪的靈性展開來說,可能要出好幾本論文集~~😅
現階段靈性研究方法(參考《The Spirituality Studies Journal》),是透過廣泛理論並結合生活實踐個人經驗,來進行觀點之間的對話,進一步發掘當代靈性之於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所以如果要討論「靈性」,或許可以在開始之前先釐清在單一話題中所建立的靈性觀點是什麼,或者出自於怎麼樣的論述內。
分享一個我自己在談論靈性時的方向,就是參考 APA Handbook of Psychology,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中所描述的靈性側重,分別是
- 終極意義(Ultimate Meaning)
- 目的(Purpose)
- 超越性(Transcendence)
- 連結性(Connected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