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於往櫺研究員個人專頁,上傳日期 20190109)
「自我內省」與「意識覺知」
或許是身而為人在這資訊爆炸時代當中相對重要的課題。
-
我常常練習並且運用「自我內省」的能力
內省智慧(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 (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 的心理發展學家 Howard Earl Gardner 於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 (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中的八項範疇之一
而「內省」則是具有對自身的理解,並能選擇做出適當行為的能力。
主要內容為強調個人的思維與感受,檢視慾望及目標,還有自己的情緒波動、情感狀態,察知到自身弱點和錯誤。
練習並且強化內省能力,即能在一些臨時狀況當中,清楚且精準地找出合適方法來解決問題,同時也會發現自身優缺,並轉化活用。
若是內省能力較差,會容易持續犯同樣錯誤,拖累個人狀態。
-
從 Intelligence: Multiple perspectives,1996 引導
較好的內省能力有以下特徵點
.能覺察自己情緒和範圍
.發現情感和想法的表述方式
.試著從外在正視自我
.建立並追求目標的動機
.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價值倫理系統
.可獨自工作的能力與精神
.對大型問題感到興趣
.保持好奇
.懂得整理自身內在的各種經驗
.能理解自身與人、環境的複雜狀況
.達到自我實現
.與人或事彼此激勵
-
再來是「意識覺知」
(也可以稱為靈性智慧Spiritual intelligence)
Howard Earl Gardner 於1999年
把靈性智慧能力嘗試加入了多元智能討論當中
當代研究人員將靈性精神智慧稱呼為 SQ
而哈佛大學的哲學、宗教和心理研究者 Danah Zohar
稍微定義了靈性智慧的十二項原則
.自我內省,並能理解自身精神信仰和價值,和最能深刻自己情緒的東西
.自發原則,可以生活在當下並且清楚認知和做出相應行為
.以願景加上價值成為生活導向
.能夠觀察到自身以外的模式,並處理關係和聯繫
.具有高感受度的同理心
.認知到多樣與多元化,重視他人之間和自身的差異存在
.維持於群眾當中自身信念
.隨時保持謙虛
.處於更高度好奇,理解事物並尋找答案
.建構情境並拆解問題,從外圈或背景探查答案
.積極利用錯誤、挫折與痛苦中學習並成長
.尊重自己、並與他人互相尊重
-
先透過練習「自我內省」,再進階至「意識覺知」,對我來說,是一個有利於認知自身與外在人事時地物產生頻率振動後的思辨方法。
練習並且強化內省能力,即能在一些臨時狀況當中,清楚且精準地找出合適方法來解決問題,同時也會發現自身優缺,並轉化活用。
若是內省能力較差,會容易持續犯同樣錯誤,拖累個人狀態。
-
從 Intelligence: Multiple perspectives,1996 引導
較好的內省能力有以下特徵點
.能覺察自己情緒和範圍
.發現情感和想法的表述方式
.試著從外在正視自我
.建立並追求目標的動機
.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價值倫理系統
.可獨自工作的能力與精神
.對大型問題感到興趣
.保持好奇
.懂得整理自身內在的各種經驗
.能理解自身與人、環境的複雜狀況
.達到自我實現
.與人或事彼此激勵
-
再來是「意識覺知」
(也可以稱為靈性智慧Spiritual intelligence)
Howard Earl Gardner 於1999年
把靈性智慧能力嘗試加入了多元智能討論當中
當代研究人員將靈性精神智慧稱呼為 SQ
而哈佛大學的哲學、宗教和心理研究者 Danah Zohar
稍微定義了靈性智慧的十二項原則
.自我內省,並能理解自身精神信仰和價值,和最能深刻自己情緒的東西
.自發原則,可以生活在當下並且清楚認知和做出相應行為
.以願景加上價值成為生活導向
.能夠觀察到自身以外的模式,並處理關係和聯繫
.具有高感受度的同理心
.認知到多樣與多元化,重視他人之間和自身的差異存在
.維持於群眾當中自身信念
.隨時保持謙虛
.處於更高度好奇,理解事物並尋找答案
.建構情境並拆解問題,從外圈或背景探查答案
.積極利用錯誤、挫折與痛苦中學習並成長
.尊重自己、並與他人互相尊重
-
先透過練習「自我內省」,再進階至「意識覺知」,對我來說,是一個有利於認知自身與外在人事時地物產生頻率振動後的思辨方法。
參考文獻
Emmons, R. A. (2000). Is spirituality an intelligence? Motivation, cogni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ultimate concer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10(1), 3–26.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Basic Books.
Kornhaber, M. L., Feldman, D. H., & Gardner, H. (Eds.). (1996).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ultiple perspective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Zohar, D., & Marshall, I. (2000). SQ: Spiritual intelligence—The ultimate intelligence. Bloomsbury.
